按照最大预期8万户、每户安装规模8KW、年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计算,每年发电量约为7.68亿kWh。
Dubai World拥有DP World的大部分股权。Drydocks World是DP World运营的一家迪拜造船厂,专注生产大型原油运输船。
今年5月,迪拜水电局与中东最大的造船厂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分享在太阳能领域的专长。部分冷存储设施现在完全依靠太阳能运行。通过投资这些项目,我们也鼓励开发新技能、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发电量约79.2万kWh,项目的建设预计可带动每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6万元以上。据了解,该项目涉及金乡镇永兴村、东埭头村、黄金河村、蔡家村、东山蔡村、前张村、林家硐村、下泽汤村、灵峰黄村、后半垟村、十八步村等1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项目租用厂房屋顶,多村联合抱团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总投资约559万元。
苍南新闻网6月7日消息:日前,金乡镇11个村光伏抱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项目成功通过并网验收。验收组听取了项目工程建设单位的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项目工程的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电表箱、配电箱厂家、型号和主要参数,并提出验收指导意见近几年,光伏行业在户用光伏市场不断加码,花样也在不断翻新,已然成为光伏行业不可忽视的一个市场。
英利因能早在政策之初就进入了浙江市场,其表示:大多数公众对系统品牌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保障系统运行25年不是简单地把各种零件积攒起来,要有支持系统25年的服务和保障体系,要正确引导公众从系统运行25年的角度去选择产品和设备厂家。现在要先完成第一轮的计划,等达到百万屋顶之后,再看具体情况布局下一轮。浙江在2016年提出光伏百万屋顶计划,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浙江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20162020年全省建设家庭屋顶光伏装置100万户以上,总装机规模300万千瓦左右。但是实际上光伏电站的容量情况还要看当地电网的情况,比如说浙江有的地区安装容量甚至可以达到60~80%,也就是说具备可以上调的条件。
湖州也表示2018年将新增家庭屋顶光伏2.1万户。英利因能区域负责人表示:目前浙江是国内市场发展最快的省份,去年户用系统的安装量全国第一,2016-2017每年都是倍增的,但整体看,户用光伏的覆盖程度还是很小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巨大的。
一位业务在浙江的集成商告诉《能源》记者。在有些地方已经发生了什么情况呢?有大量劣质产品充斥进来以后,其服务水平跟不上,最终导致一个地区的市场烂掉,这是对行业最大的伤害。浙江的四月,刚刚可以感知到接近夏日的炎热。马强家的屋顶光伏装机为8.4千瓦,选用的是英利因能品牌,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去年8月并网,截至今年4月份,8个月的时间里,发电量共计达到5886.98千瓦时。
浙江户用光伏为何能够全国领先?立足浙江,我们试图窥探全国户用光伏的今朝与明日。并网后屋顶光伏不仅可以发电自用,还能够赚钱,在减少燃煤消耗的同时,也成了家庭增收的一部分。虽然并网户数和装机规模高居国内第一,且继续呈快速发展态势,但是距离既定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在2017年,浙江省发展伊始曾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企业,也就是所谓的淘金者,赚点钱就走了。
也就是说,户用市场的兴起几乎必然会伴随着乱象的产生,如何尽早地规范市场或许才是关键。因为国家鼓励发展户用光伏,很多时候即使有资质的要求,控制也不是那么严格,于是造成行业比较混乱。
浙江省的户用光伏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政府的引导和监管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户用市场鱼目混珠、事端频生。
而对于标准的老大难问题,迟迟不能出台也有一定的原因,因为上升到国家行业标准往往有一个时间的周期。我举个例子,比如说配电箱,其在浙江就有一百多个型号,在全国也一样,不同的地方对户用配电箱的要求都不一样。浙江作为户用光伏市场的发源地,不仅装机量领跑全国,也涌现出晴天科技这类本土企业,开始在光伏业内崭露锋芒。中国户用光伏品牌推广联盟秘书长周元对《能源》记者说,浙江也出现过问题,所以地方上的规范、行业标准该怎么发挥作用,对每个企业的要求,注册资金、电力施工资质、保险等等。户用发展的同时带来的也是经济的利好,《实施意见》中曾提到,要结合光伏小康工程建设,在26个加快发展县和婺城、兰溪、黄岩3个区(市)原年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和省级结对帮扶扶贫重点村,开展光伏小康工程建设,建成家庭屋顶光伏20万户以上。现在虽然也有一些标准,但是其实是比较乱的。
在一定的区域,以县为单位,代理商有很大的网络渠道资源的。目前省发改委、省能源局正联合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以及正泰、晴天等省内大型家庭屋顶光伏企业,共同制定家庭屋顶光伏服务规范,对全省家庭屋顶光伏市场准入、美观优质建设、后期运维保障、保险监管跟进等提出指导性规范。
热闹背后户用光伏虽然发展迅猛,但是行业仍然比较混乱,还没有形成行业的标准,这似乎是大家的共识。与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省政府的推动力度更为明显。
目前来看,虽然浙江户用市场设立了准入门槛,但是在有些品牌企业看来,门槛依然有待抬高,不乏一些赚点钱就走的企业。沈福鑫表示,浙江户用市场并不是企业想进就能进,需要政府备案和达到准入标准,得到地方政府和银行信用的多方信任。
前端由地方政府把控,终端由电网把控,这两个其实都没有一个标准来约束,所以准入门槛低是有道理的。记者通过区域经销商了解到,在户用发展之初,因为房屋归属权问题,可能一户人家拥有多套房产,许多地区城管局和城建办并不允许安装家庭光伏。比起贷款,在浙江采用的现金全款交付投资的业主不在少数,《能源》记者了解到,现金方式大概可以在6-7年收回成本,如果是贷款模式,回本要将近8年。通常来讲,企业标准往往是先行的。
不论是品牌,还是服务好,老百姓对光伏的产品已经不信任,出现信任危机的时候,这个市场彻底就没有了。从浙江省的发展来看,浙江政府的介入比较早,2016年提出百万屋顶之后,政府推动力度逐渐加强,出现政策配套,准入条件,出台标准,政府的介入逐渐地在规范市场。
不难看出,正泰的做法是想寻找能够长期合作的代理商,而非追求短期利益的机会主义者,这样的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其在户用光伏市场的稳定性。不过,广阔的户用光伏市场依然存在质量差、虚假宣传、价格竞争等乱象,甚至衍生出光伏贷等骗局,使得不少人对户用光伏的信任在顷刻间崩塌。
户用光伏的并网有两种模式,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另一方面,对于什么是好的户用光伏品牌,还是要让终端用户更加明晰,并且通过媒体识破诸如骗贷这样对行业发展产生危害的行为。
经历近两年的混沌之后,户用光伏能否拨乱反正,寻求破局之道值得关注。马强告诉《能源》记者,整个屋顶光伏的前期投资在6万左右,现金结付方式。一方面我们想选择与当地能源局、质监局这些政府部门一起活动;另一方面主要是论坛,要把行业的主管部门聚集在一起,包括跨界的一些企业共同探讨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标准的推进要求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产品的标准,以及电网对户用变压器容量等标准都要统一。
同时尽快推行光伏户用系统的认证制度,将劣质产品和系统赶出市场。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说。
一是当地居民的增收,二是企业销售组件带来的增长,三是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工程公司。光伏制造行业单晶龙头企业隆基在2018年发起了分布式3.0精英企业联盟,作为联盟召集人的李文学告诉记者:联盟一方面呼吁企业自律,另一方面和标准化协会、建筑行业协会一起制定准入等标准。
卢凯介绍说,正泰一方面是加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作为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包括前期在中国标准化协会。宁波地区出台相关政策,9万户的指标内每度电补贴一毛五,持续三年时间,9万户之外则补贴政策取消。